美國癌癥專家:NK細胞經(jīng)誘導后對癌細胞的殺傷率大幅提升
2024-08-19 點擊量:1149
雖說NK細胞殺死癌細胞的能力是眾所周知的,但是NK細胞療法目前主要是應用于抗衰老或保健防癌,真正在臨床研究和實際治療上的應用較少。對于NK細胞療法的臨床價值也是眾說紛紜。
美國癌癥專家、明尼蘇達大學血液學、腫瘤學和移植科醫(yī)學教授、副主任、癌癥治療學 Roger L. 和 Lynn C. Headrick 主席、分子和細胞治療學副科學主任 Jeffrey S. Miller 醫(yī)學博士正堅定地推動這一項潛力巨大的療法:自然殺傷(NK)細胞療法。
在下方視頻中,Jeffrey S. Miller博士討論了正在研究的針對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和其他癌癥患者的自然殺傷 (NK) 細胞療法類型,以及這些產(chǎn)品的持續(xù)研究。進度條,百分之45
PART 01
NK細胞:癌細胞的“天敵”
研究表明,NK細胞可以通過直接殺死癌細胞或誘導其他免疫細胞來攻擊腫瘤。這可不是亂說,據(jù)明尼蘇達大學梅森癌癥中心的數(shù)據(jù),NK細胞在體外實驗中對多種癌細胞展現(xiàn)出了超高的殺傷力,有些研究中的細胞殺傷率甚至超過了80%。但米勒博士可不僅僅滿足于實驗室里的數(shù)據(jù)。他領導的團隊正不斷嘗試將這些NK細胞搬到臨床上,希望讓它們在真實的病人體內(nèi)同樣“神勇無比”。根據(jù)梅森癌癥中心的數(shù)據(jù)顯示,NK細胞療法在初步臨床試驗中顯示出了一定的抗癌效果,尤其是在血液惡性腫瘤(比如白血?。┲?/span>。PART 02
挑戰(zhàn)與機遇:NK細胞療法的兩面性
當然,做科研不像蓋房子,想一磚一瓦地按圖索驥,實際上是難上加難。米勒博士在研究中面臨的一個大挑戰(zhàn),就是如何提高NK細胞療法的臨床效果,使其能夠成為癌癥治療的標準選項之一。正如米勒博士所說,“我們已經(jīng)見證了NK細胞療法的潛力,但離它真正普及為標準治療還有一段路要走。”這里的“路”可不是隨便走走那么簡單。一個突出的難點是NK細胞在體內(nèi)的持久性及有效性。雖然NK細胞在體外對癌細胞猛如虎,但進入人體后能否持久保持殺傷力則是一個大問號。米勒博士和他的團隊正在研究如何延長這些細胞的壽命,并確保它們能夠精確鎖定癌細胞,而不傷害健康細胞。另一方面,米勒博士和他的團隊還在努力開發(fā)更加智能化的NK細胞療法。譬如,他們正在研究一種名為NK細胞誘導劑(NK cell engagers)的新型療法。這種療法可以幫助NK細胞更加精準地定位癌細胞,增強其殺傷力。這就像是給NK細胞配備了一副“熱感追蹤鏡”,讓它們更快、更準地找到敵人。PART 03
有望挑戰(zhàn)CAR-T療法
不過,NK細胞療法的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與火爆異常的CAR-T細胞療法相比,NK細胞療法的推進就顯得有些磕磕絆絆。CAR-T療法這幾年風頭正勁,以其高效的抗癌效果在全球范圍內(nèi)掀起了熱潮。根據(jù)市場調(diào)研公司Frost & Sullivan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CAR-T療法市場預計在2025年將達到59億美元。然而,CAR-T療法也有其局限性,最顯著的就是它可能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如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和神經(jīng)毒性。相比之下,NK細胞療法的安全性則相對更高。在初步臨床研究中,NK細胞療法的副作用較少,且毒性較低,特別是沒有像CAR-T那樣嚴重的CRS發(fā)生。因此,米勒博士和他的團隊認為,NK細胞療法有望在安全性方面擊敗CAR-T,成為更廣泛適用的癌癥治療選擇。
PART 04
技術(shù)革新:從實驗室到臨床的飛躍
米勒博士和他的團隊并沒有局限于傳統(tǒng)的NK細胞療法,他們正在開發(fā)一種更為先進的技術(shù)——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衍生的NK細胞。這種技術(shù)利用干細胞分化出功能強大的NK細胞,旨在解決傳統(tǒng)NK細胞來源不足的問題。利用這種技術(shù)可以一次性生產(chǎn)出大量“超級NK細胞”,并且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功能性。這個項目在大約三年前已經(jīng)啟動臨床研究,盡管目前還沒有達到標準治療的地步,但已經(jīng)展示出了令人振奮的潛力。未來,如果這一技術(shù)得以成熟應用,癌癥治療將不再受限于“定制化”療法,而可以實現(xiàn)規(guī)?;a(chǎn),為更多患者提供可負擔的NK細胞治療。PART 05
TriKEs:多靶點的“殺手锏”
在NK細胞療法的研究中,另一個備受關(guān)注的創(chuàng)新是三特異性殺手誘導劑(TriKEs)。米勒博士和他的團隊幾年前進行了小型試點研究,試圖驗證這一新型療法的有效性。簡單來說,TriKEs就像是為NK細胞配備了“多功能武器系統(tǒng)”,可以同時鎖定多個靶點,大大提高了癌細胞的“命中率”。米勒博士的團隊計劃在未來啟動關(guān)于TriKEs的臨床試驗,目標患者不僅包括白血病患者,還涵蓋了一些實體瘤患者。如果這一研究成功,TriKEs有望成為癌癥治療領域的一把“殺手锏”。盡管NK細胞療法目前還沒有像CAR-T療法那樣大放異彩,但它在安全性、精準性以及多樣化應用前景方面的優(yōu)勢卻不容小覷。米勒博士和他的團隊正一步一個腳印地將這項技術(shù)從實驗室?guī)肱R床應用,為未來的癌癥治療帶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