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奧運喝彩!干細胞為干預運動損傷帶來了新希望
2024-08-03 點擊量:1160
巴黎奧運會無疑是近期熱度最高的熱點,吸引著全球目光。運動健兒們在賽場上奮力拼搏,將奧林匹克精神盡情展現。而在他們精彩表現的背后,是高強度的訓練和比賽,無疑對他們的身體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可能導致膝關節(jié)炎、肌腱損傷等。
近年來,利用干細胞來修復運動損傷的成功案例也在不斷增加,為干預運動損傷帶來了新的希望。
科學研究表明
干細胞修復運動損傷極具潛力
PART 01
知名醫(yī)學期刊《Basic Clin Physiol Pharmacol》中,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具有潛力的傳統療法替代方案——干細胞療法。
關于干細胞其實我們并不陌生,它現已被用于多種疾病的臨床研究中,如心臟病、糖尿病和脊髓損傷等。目前,干細胞在運動醫(yī)學中的潛在應用,包括針對韌帶損傷、肌腱炎、軟骨缺損、肌肉損傷、骨折和神經損傷等,有著很好的加速愈合、減少炎癥和疼痛、改善組織再生并增強運動員功能效果的潛力。【見下圖[1]】
干細胞在運動醫(yī)學中發(fā)揮作用的機制是多方面的,或可能通過分化為特殊細胞類型,促進組織修復和再生、加速愈合來解決這些損傷,從而恢復運動功能。再比如分泌生長因子和抗炎分子以及調節(jié)免疫等過程,從而降低治療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風險。
潛力方向及案例分享
PART 02
膝關節(jié)炎(KOA)
運動員長時間的運動訓練和高強度的訓練負荷使膝關節(jié)受到反復的沖擊,引起關節(jié)軟骨負荷改變及損傷,導致骨贅形成。因此運動員KOA的發(fā)病率較其他人群更高[1]。
間充質干細胞已被用于包括軟骨修復在內等多方面的相關臨床干預。Kuroda等[2]報道了1例31歲男性柔道運動員右膝關節(jié)股骨內側髁全層關節(jié)軟骨損傷的病例,通過手術將包埋于膠原凝膠中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SCs)移植到軟骨缺損部位。術后7個月,組織學檢查發(fā)現缺損處布滿透明軟骨組織。術后1年,受試者恢復了之前的運動水平,沒有疼痛和其他并發(fā)癥出現,證明了自體BMSCs促進關節(jié)軟骨缺損修復的有效性。
在另一項相關研究中[3],共有82例骨關節(jié)炎受試者參加,根據療法不同分為A組與B組,各41例。A組受試者予以塞來昔布治療,B組受試者予以塞來昔布聯合間充質干細胞來進行臨床試驗。結果B組受試者的總有效率90.24%高于A組的73.1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表示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骨關節(jié)炎的效果顯著,且可有效緩解關節(jié)疼痛,改善關節(jié)功能,抑制關節(jié)骨滑膜炎癥反應,促進軟骨恢復。
肌腱損傷
針對運動中常見的肌腱疾病損傷,例如肩肌撕裂、跟腱炎等,干細胞也是有潛力的針對方法。
臨床前動物實驗研究顯示,細胞技術可以提高肌腱細胞的數量同時使得肌腱組織得以再生。對于肌腱損傷的細胞干預臨床研究,目前已有一些小樣本的1期或2期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或是已經完成。
根據文獻報道[2],研究人員探討了骨髓單個核細胞 (BMMC) 對 14 名肩肌完全撕裂受試者的影響,研究結果發(fā)現注射BMMC后,可幫助受試者受損肌腱更好的愈合,減少疼痛和炎癥,增加膠原蛋白的產生,改善肌腱強度和靈活性。說明BMMC是其他傳統方法的安全而有潛力的替代方案[2]。
骨折
骨折是運動中常見的損傷,盡管大多數可以通過傳統治愈,但仍有部分情況下可能導致并發(fā)癥,如骨不連或延遲愈合。研究證明,干細胞療法能夠促進骨折的愈合,提高骨密度和強度,并且有望降低并發(fā)癥的風險。
在一項研究中,使用含有干細胞的提取物治療無法愈合的骨折,結果顯示骨折的愈合率顯著提高,因此干細胞療法也在針對骨折方面表現也讓我們看到它在這個方面的潛力[5]。
未來展望
PART 03
干細胞技術為運動損傷的干預提供了一種新的、有前景的方法。
相信隨著干細胞療法的研究不斷進行,其有望成為未來運動醫(yī)學治療的重要手段,期待它能夠盡快的進入臨床,造福更多的運動損傷患者,讓人們更好的擁抱運動、擁抱生活!
【注】文章內容旨在科普細胞知識,進行學術交流分享,了解行業(yè)前沿發(fā)展動態(tài),不構成任何應用建議。